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复习备考 > 专业课备考 > 初试经验 > 正文

2019复旦大学三跨文物与博物馆学考研初试经验分享

作者:鸿知上海名校考研网 来源:fduky.com 浏览:1705 次 发布时间:2019/4/20

QQ:3007473869(陈老师)    微信号:kaoyan618(墨墨学姐)


【上海名校考研微信扫一扫

======分割线======


诚如备考时一位三跨复旦文博的师姐描述自己的经验时说的那样,我自己都是半瓶子晃荡不如你呢。直到自己也成功上岸,我才明白这句话并不是谦虚、推诿,而是真的心虚,也是一种清醒的自省。作为一名跨地区、跨学校、跨专业、零基础且一战就上岸“985”的考生,一路走来,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上岸=40%心态+30%毅力+25%方法&效率+5%幸运。引用一下我师姐经验贴中的话:考研即考人,考人即考心,心静万事明,功到自然成

我本科就读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原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原专业是新闻学。研究生报考的是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初试总分361分,政治62、英语82、专业课217分。

由于有几位20考研党找我问过经验,索性我就整理一下分享出来。


一、英语(英语二)

单词:

3—6月,我一直用的是朱伟的《恋练有词》,基本每个单元都按艾宾浩斯记忆法背了45遍;朱伟的网课也听了三分之二,个人觉得挺鸡肋的。同时,我把所有做过的真题阅读中的生词和词组都摘抄到笔记本上,也按艾宾浩斯法进行滚动记忆。

另外,建议每位备考生手机里都装一款单词APP,利用睡前、吃饭等闲散时间背单词。我用过知米和扇贝,也有人推荐百词斩和墨墨,这个选择因人而异吧。

暑假前,我每天要花一个半小时至两个小时背/复习单词;暑假后到考试的前一天,坚持每天至少复习半小时单词和词组。

我的用书(不是推荐!不是广告!好不好用我也母鸡,考研党也没时间货比三家嘛。):朱伟《恋练有词》;李剑《词汇真经》。

阅读:

因为英语基础不好,3—4月我把97-04年所有的真题阅读都翻译了一遍(5月前我就没碰过04年后的真题),基本是每天下午翻译一篇,用时一小时左右,翻译完一篇做一篇,做完再对着解析一句句订正分析,这个过程也是攻克长难句的过程。

56月一刷05-16年英语一真题,每天下午两点开始做两篇,做完就研究解析,再誊抄、记忆阅读中遇到的的生词。不要以为做两篇阅读用不了多少时间,实际上我刚开始做两篇要花一个多小时,等订正完、背完单词,就已经下午五点了,有时甚至要利用晚上的时间进行扫尾工作。前期做阅读不要赶时间,先保证能够通读并读懂全文,争取正确率,等后期(约8月之后)正确率上来后再提高做题速度。最终考试时,答完一篇阅读的时间以不超过17分钟为宜。

阅读课推荐唐迟老师的,方法课至少刷三遍至少刷三遍至少刷三遍!每篇阅读的详解课根据个人需要看,错的多的就全篇听,错一道的听那一道题的讲解就行。我是从九月开始听网课的,时间有点晚,大家不要学我,最好利用暑假时间就把阅读攻克掉。

暑假回来后(8月中旬),我开始二刷05-16年英语一阅读,二刷完英语一就开始刷05-09MBA的英语阅读(英二前身),接着一刷10-16年英语二真题,然后三刷英语一。三刷英语一真题时,我把错题多的阅读标注出来,想着如果后期时间够,再对薄弱部分进行四刷。最后二刷英语二,四刷英语一部分阅读,三刷英语二。留1718年英语一、二的真题就是为了考试前模拟用,一共四套,每套做两遍就相当于八套,12月时再做。

我的英语学习计划全部安排在下午两点后,和实际考试时间基本吻合。十一月起我才开始以全套卷(除作文)进行训练,在此之前,基本是完型+两篇阅读or新题型+两篇阅读的安排。完型和新题型我没听过课,也觉得无方法可言。英二新题型完全在送分,完型我也是到十二月才开窍,觉得这个大概要看天意

真题最宝贵真题最宝贵真题最宝贵,不要信市面上任何仿真题、模拟题,多刷几遍真题把套路都吃透才最事半功倍。考英二的童鞋们前期一定要狠狠地啃英一,等你开始做英二你会笑出声的真的!以及,考英二的同学,英一的新题型和翻译都不用做,完型太劝退的话也别做了;考英一的,英二的真题除了完型都不要碰,太简单了,对你们的复习无实际帮助。

真题可以自己多复印几份也可以多买几套,解析的教材一套就够了。

我的用书:(英一)张剑黄皮书系列;(英二)陈正康《真题超精解》;唐迟网课强推啊!!!

作文:

我用的王江涛老师和张国静老师的书。9-10月时,我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地在背王江涛的作文,安排是一天小作文一天大作文;11月时闺蜜给我推荐了张国静的书,于是我结合着两本书总结出了自己的作文模板;12月时只背自己的模板,并练手仿写了67篇。作文批改订正推荐用批改网。

建议大家平时背作文时把默写也安排上,锻炼手速和写字的手感;字丑的,如果复习时间不紧张,可以买字帖练一练(我就是已经练不出来的那个,说多了都是泪QAQ),但不要让练字影响你的复习计划。

时间控制上,大作文以半小时为宜,小作文以不超过20分钟为宜。

我的用书:王江涛《考研英语高分写作》、《考研英语高分写作字帖》;张国静《写作宝中宝》。


二、政治

政治我实在没啥发言权,尤其我还是个文科生,考这个分数emmmm…还分享啥经验唉。

我全程都用的是肖秀荣老师的教材,网课听徐涛老师的。九月开始刷1000题,做题和听课同时进行,听完一单元做一单元的题,顺序是:马哲思修近纲毛概。思修可以放在第二也可以放在最后,近纲和毛概不分家,永远都是先近纲再毛概。

(这里说的全部是客观题,主观题一本肖四就能过线。)1000题我刷了四遍,第四遍只刷错了两遍及以上的题。一二三刷同时进行,就是一刷近纲、毛概时,可以开始二刷思修了;二刷思修时,可以开始三刷马哲了(看不懂的请返回上文看下做题听课的顺序)。四刷1000题时已经十月下旬了,我也开始做真题(10-18年)了。真题我刷了两遍,个人觉得政治的真题,做十年内的足够了,因为除了马哲和近纲,其它知识点每年都在变。

11月刷肖八,客观题我刷了三遍,主观题大概看了两套;徐萌萌的八套押题卷的客观题都做了一遍,和肖爷爷的出题思路确实不太一样。此时考生们可以着手搞时事政治部分了,不用系统看书,大量刷题背题就够了。

12月刷肖四,客观题我同样刷了三遍,主观题一道不落地背的滚瓜烂熟,考试前20小时我还在疯狂地背

个人赶脚:踏踏实实地把客观题底子打好,把肖四背熟,过线是没啥问题了。但要想70+,还是要多看书+多思考+悟性,肖八的主观题多看几遍,脑子里要有答题思路,徐涛的冲刺小黄书也翻翻看看,政治需要的是积土成山式的努力。

建议对政治敏感性不高的理科生可以报个政治班,政治底子还行的理科生和文科生就别报班了。最好暑假就开始听课做题啦,最晚不要晚于九月,不要学我QAQ


三、专业课

参考书目:

复旦文博官网给出的参考书目只有16年和17年的,我询问师姐后确定了最终的书单:

博物馆学:王宏钧主编的《中国博物馆学基础》,郑奕老师的《博物馆教育活动研究》;

文物学:李晓东的《文物学》,王蕙贞主编的《文物保护》;

考古学:栾丰实、钱耀鹏主编的《考古学概论》,陈淳老师的《考古学研究入门》。

复习进度:

我是一名零基础三跨考生,去年3月开始看第一遍专业书,因为没有人指导纯靠自学,我第一遍看书很慢,直到6月底才看完。虽然看得慢,但第一遍我就已经把所有的盲点扫清了,这也促使我第二遍过书时轻松了许多。关于记笔记,第一遍看书时我只是用铅笔在书上划了一些自己认为的重难点,简短地记录了些自己的理解,没有单独记笔记。

我看书的顺序是博物馆学文物学考古学,建议所有的跨考生都按这个顺序看书,因为博物馆学最容易理解,而考古学知识最琐碎,专业性最强。

8月中旬至9月中旬是我过第二遍书的时候(其实只二刷了博物馆学的部分),这时我结合着公众号【文博考研资讯】上的笔记和书上的内容,有选择性的进行笔记摘抄,同时根据个人需要补充了一些参考书上没有的知识点,制作了《中国博物馆学基础》和《博物馆教育活动研究》两本书的思维导图。

10月起我开始抛开参考书只背笔记,同时进行文物学部分的笔记整理,整理方法同上。

考古学部分,很尴尬,由于后期的复习时间不够而我又太懒散了,我就大胆放弃了考古学文化的知识点,正好119日复旦文博官网发布了考纲,于是我只背了考古学方法论、发展史部分。

112月除了在背笔记外,我还查阅了一些导师的论文,浏览了一些公众号上发布的论坛纪实、新闻资讯等,这个过程非常非常非常重要,后文会提。感恩今年有考纲,我才能及时发觉自己遗漏的知识点,才明白了只背书远不能满足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要求。

重点:

最后!重点来了!你以为夯实基础和背完六本参考书就能拿高分了么?大错特错!19年的真题网上已经有回忆版了,20考研党们对比一下近年的真题就可以发现:题目越来越灵活,死知识型的问题越来越少。举个例子,今年考纲里给出的、考试中也确实出现的一道题是简述我国考古学理论和方法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并谈谈你的看法,这道题没有标准答案,复旦给出的两本考古学参考书中也没有对这部分知识点进行系统的整理,换言之,考生需要自己搜集、辨别、整合多方资料,再用自己的方式对知识点进行整理、形成框架并记忆,最终以独一无二的答案形式呈现在试卷上。再举个例子,同样是今年的考题,问叙事型展览的特点,在我记忆里好像从没在书上看到过这部分内容,结果在准备复试时,我才发现原来陆建松老师有一篇论文专门在研究叙事型展览。除以上两例外,今年的题目还有《我在故宫修文物》中运用了哪些文物修复的方法”……

总结一下,试卷共八道题目,只有三道在问基础知识,其余的都在考验考生的知识储备和资料搜集、自我思考、临场应变能力。所以,考生在初试准备阶段,除了夯实基础,也要时刻关注学术界的动态;不能与互联网彻底隔绝,也要时不时浏览一些会议、论坛摘要;复习到后期时,每天留半小时看一看导师近年的论文。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在休息时看几部文博类纪录片,具体的我就不推荐了,b站资源很充足,挑自己感兴趣的看吧。

最后的最后,友情提示:虽说文博专业课只考半天,但满分是300分啊,考察的是三门学科的知识水平啊,完全不轻松的好么!复旦文博的题目也比较特殊,一共八道论述题,选择六道作答,每道题都是小论文啊,一道题就是50分啊!以及,告诫一些觉得文博专业冷门易上岸的同学:今年在学校不再为专硕学生提供宿舍的情况下,复旦文博的报名人数已是去年的三倍,初试分数线也涨了10分,复试录取比近1.5。竞争有多激烈不言而喻,望后来的考生做好十足的心理准备,不要自命清高,不要小瞧任何所谓的冷门


四、经验和教训

说实话,今年的题目变化大到,我拿到试卷扫了一眼就觉得自己要凉了,复旦从没出过这么灵活的题啊,《我在故宫修文物》我更是看都没看过。但即使只有两道题是有信心的,我还是坚持选了六道题答(biān)完,并且一直答到了交卷时间。大概就是临危不乱的心态和把所有能想到的知识点都往答题卡上写的勇气,才铸就了我今天的成绩。

从没想过自己能上岸。要让我说整段备考过程中什么最重要,我肯定把心态排第一。从头到尾,虽然崩溃过,但我从没想过放弃。虽然暑假时我回家休息了三周什么都没复习(反面教材不要学),虽然八月中旬回校后我失眠了半个多月以致神经衰弱,每晚哭哭了一周多,我也从没想过放弃。当然,治愈这一切的是后来的研友们

有时破罐子破摔的心态未尝不好,起码它能使你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进而效率傍身,幸运加成。当然,我的经验教训并不是通则定律,我羡慕每天只学5小时就上岸的机灵鬼,也敬佩每一个挑灯夜战的逆袭党。总之,希望你们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然后该吃吃该喝喝,该学学该玩玩,按部就班,踏踏实实,不要停下脚步,一直走到所有科目考完的那一天。

记住,上岸优秀,工作逃避,二战不曾努力,不论最终结果如何,你都会感激这个过程的。


  

==========分割线==========

2025上海名校考研学长学姐1对1高分辅导,仅198/课时,微信号:kaoyan618



  • 电话咨询

  • 1对1辅导,198/课时
  • 电子邮箱

  • kaoyan618(微信号)